「典藏—节选」髙拱 智平水西之乱(其二)「历史小说《大明首相》版」

 关键词:据实定策  不战熄争

      这部历史小说写得非常真实,譬如平定水西之乱这部分。这里所谓真实是指一个四、五百年前发生的真实历史事件,在书中活灵活现、历历如画,读者透过作者的生花妙笔,恍若身临其境。明朝首辅高拱为了一个地方上彝族仇杀的事件苦心焦思,在今人看来是何等的小事一桩,直接发兵征讨就得了。但他希望以最佳的方案妥善解决,虽然群臣皆主张征剿,但他坚持真理、据实定策,不肯稍有妥协,改变既定的处置方略,最终在他的一再主张和坚持之下,经过不少的犹疑反复、曲折反弹,最终为这一事件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取得了“不战熄争"的圆满结局。小说常常着墨于明代内阁现场办公的诸多细节,如对某大臣的弹章一上,各内阁成员的反应、议论、评述等等,因此,《大明首相》不但是一部刻画真实的历史小说,也同样可以视为一部力求还原明代中后期官场(办公)真实风貌的类笔记小说,其现场感或在场感十足,令当代读者非常惊讶。现当代一些历史小说往往欠缺这方面笔墨,于历史细节和当时场景的考证和还原不足,于是常常写成了以历史为道具、外衣,而内核实质却是以故事情节博人眼球因而文学性远远大于历史性的小说,历史底韵弱了不少,这是不符合历史小说本应肩负的文学使命的。在我看来,历史小说如果不是为探究某种历史真相,还原某种历史真实,便无写作的必要,因为如果它只为编个故事而拿历史来作噱头,即便去掉历史二字,其小说架构也能成立,因为它就是小说嘛。那又何必在小说之外套上沉重的历史枷锁,非要在历史命题的束缚牢笼下来构建文学表达呢,舍去历史,随意虚构情节、主观描绘岂不省事。

正文   

       贵州巡抚阮文中的压力越来越大。官军溃败两月余,竟无整备征剿的动静;安国亨与安智、奢效忠部还在朵泥桥一带对峙,不时有塘报报双方战事。官场议论纷纷,都说新巡抚无所作为,非黔省之福。阮文中有苦难言,把全部希望,押在高拱的复函上,每日醒来第一件事,就是问奉命赴京的急足有无音讯。

    这天辰时,一匹快马奔向巡抚衙门,急足满头大汗滚下马来,小跑着进了二堂。

    “高阁老怎么说?”阮文中已迎在门口,亟不可待地问。急足忙把高拱的复函呈上,阮文中接过去,展开阅看:

    昔执事之赴贵阳也,安国亨之事,仆曾面语其略。今来谕云云,似尚未悉仆意,特再为之明其说
    夫天下之事,有必当明正其罪,人臣自可处分者,而不可于君父之前过言之。若安国亨事,虽有衅隙,本非叛逆之实,则抚臣当自处分,本不必于君父之前过言之。何者?君父乃天下之主,威在必伸,一有叛逆,便当扑灭。若安氏之乱者,本是彝族自相仇杀,此乃彼家事,非有犯朝廷者,何以谓之叛逆?而前抚乃遽以叛逆奏闻。君父在上,既闻叛逆,岂容轻贷?而安国亨本无叛逆之实,乃祸在不测,且图苟全,地方官更复不原其情,遂激而成之,乃又即以为叛逆之证,可恨也
    今观安国亨上本诉冤,乞哀恳切,叛逆者若是耶?
而地方官仍不复不为处分,仍以叛逆论之,遂使朝廷欲开释而无其由,安国亨欲投顺而无其路,过矣!且安智与安国亨结仇,乃居于省垣,为何?安智在省垣,则谗言日甚,而安国亨之疑日深;安国亨之疑日深,则安智之祸愈不可解。此乃挑之使斗,而增吾多事也。
   
 故愚谓安国亨之罪固非轻,而叛逆则不然;安智当别为安插,居省垣则不可。惟在处置得宜耳。以朝廷之力,即族灭安氏何难者?顾事非其实,而徒勒兵于远,非所以驭彝民而安国家也。愿执事熟思之也

    阮文中阅毕,怔怔地坐在书案前,茫然无措。幕僚走过去,拿过书函细读一遍,苦笑道:“军门,我看这高阁老是位爱较真认死理的倔老头嘞!”

    “高阁老已然说的很明白了,剿是不能再提了,看看如何办,才算是‘处置得宜’吧!”阮文中怅然道。

    两人屏退闲杂人等,推掉所有事务,关在二堂,议了整整三个时辰,连午饭也未吃,终于理出了头绪,草成《巡抚条款》:

    一、责令安国亨交出拨置人犯;

    二、安国亨照彝俗赔偿安信等人命;

    三、令分地安置疏琼、安智母子;

    四、削夺安国亨贵州宣慰使职衔,由其子安民接替;

    五、对安国亨从重罚款,以补军兴之费。

    条款拟定誊清,用了关防大印。阮文中面色灰暗,一脸倦容,吩咐亲兵:“速将巡抚条款分送安国亨、安智知晓遵行!”

    亲兵领命而去,阮文中有气无力地对幕僚道:“传檄毕节兵备道,命其拘提安国亨到案听勘,问其仇杀之罪。”



   “禀苴穆!抚台有文告送达!”吴琼小跑着进来说,“另有毕节兵备道拘提文书一封。”

    “喔?”安国亨一把推开若姊,露出惊喜之色,忙接过细看,不禁蹦跳起来,“咱有活路啦!”

    “苴穆,会不会有诈?”吴琼提醒说。看到抚台文告第一款就是责令交出拨置人犯,他就胆战心惊,最不希望安国亨接受条款。

    安国亨刚畅出了口气,经吴琼一提醒,顿生狐疑,便问:“安智何在?”

    “还在贵阳。”吴琼回答。他所差密探不时将外界消息源源不断报来,是以对各方动向了如指掌,见安国亨喜色渐消,吴琼继续说,“小的看,苴穆当三思,这必是阮巡抚诱苴穆出来,好杀苴穆!”

    安国亨点头,突然双手紧抱脑袋,边在洞中躬身来回走动,边大声喊叫,“我安国亨没有叛朝廷——!没有——!官府逼勒如此,是何道理?朝廷就没有一个主持公道的人吗?!”停了片刻,他跨步拿过壁上挂着的长剑,挥舞着说,“待灭了安智,我再去就死不迟!”

      安国亨发誓要灭安智的当儿,安智也在发誓要灭安国亨。他看到抚台文告,见官府突然变了方略,不再出兵平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又从文告中读出有开释安国亨之意,更是惊诧,急忙投书阮文中,拒绝接受,请求即刻发兵,灭了叛逆安国亨!

     阮文中接到毕节兵备道报来安国亨不服拘提,日拥兵自卫的呈文;又闻听衙门外不时有老妪疏琼的哭喊声,一脸苦楚,忙召集布政使、按察使、戴罪立功的总兵安大朝到二堂议事。

    “我已仁至义尽,彝目却骄横如此,是可忍孰不可忍?!”布政使首先开言道。

    “久拖不决,阖省舆论汹汹,不可再踌躇!”按察使道。

    “管他什么安智、安国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朝廷当合四省之兵,灭了安氏一族,改土归流!”安大朝咬牙切齿道。

       阮文中也觉除征剿外,已无计可施,只得横下心来,具疏奏请朝廷速输兵粮,合兵征剿。

郭宝平 《大明首相》书影


    “《大明首相》这部小说不是为谁翻案的,捕捉的是厚黑学盛行时代追求公正的一抹亮光;映照的是大航海的时代潮流浩荡奔涌时古老中国的华丽一跃;记录的是大失败前夜力挽狂澜的奋力一搏;探析的是人性深处的幽暗斑斓。”   ——作者讲

    “拿到煌煌三部头的《大明首相》,粗读一遍,我就为这部小说散发出的浓厚、古雅历史氛围震撼。”  ——读者评  

  「摘引」

评论
热度(2)

© qffxcgy | Powered by LOFTER